新闻中心News
食品行业报告:预制菜风起云涌全景梳理探发展饮食开云手机版APP
预制菜是指经过预先处理的半成品或者成品菜,按食用方式划可广义分为即食(八宝粥、即食罐头)、即热(速冻汤圆、自热火锅)、即烹(需加热的半成品菜肴)、即配(免洗免切的净菜)四大类。本报告聚焦狭义预制菜(不包含即食)。 预制菜自 2010 年起快速发展。预制菜由净菜发展而来,最早起源于美国,20 世纪 60年代起预制菜实现商业化。我国预制菜发展经历三个时期,①萌芽期(1987-2009 年),20世纪 90 年代后期,随着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的进入,国内开始出现净菜配送工厂。2000年前后,我国出现预制菜生产企业,对肉禽和水产等原材料进行深加工,逐渐丰富预制菜产品种类。②B 端成长期(2010-2019 年),在人力成本上升背景下,餐饮连锁化率加快与外卖平台成立,B 端预制菜开始加速发展。③C 端加速发展期(2020-至今),疫情催化以及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叮咚买菜等互联网巨头切入 C 端预制菜赛道,助推C 端预制菜快速发展。 预制菜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B 端为主要市场,发展趋势或为先 B 后 C。①规模: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2 年预制菜市场规模达 4196 亿元,同比增长 21.31%,预计 2022-2025 年复合增速达 29.25%,整体保持快速增长。②市场情况:餐饮为预制菜最主要的应用场景,B 端与 C 端市场规模比例为 8:2。当前市场以即烹、即热为主,根据德勤数据,2021年,即烹、即热占狭义预制菜比重为 47%和 51%。由于我国饮食习惯与日本接近,且 B 端(连锁化率提升;高租金下,餐饮降本增效需求旺盛)与 C 端(老龄化加剧、单身率提升)驱动因素相似,日本预制菜先 B 端后 C 端的发展趋势或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预制菜主要依赖低温保持新鲜度,早期受限于冷冻技术及冷链运输的高成本,因此销售半径较小。随着速冻技术的发展,预制菜储存时间大幅延长以及冷链物流维持较快发展,大幅降低了企业物流配送成本,预制菜的辐射范围有所扩大,2017-2022 年,食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冷藏车保有量、冷库容量 CAGR 分别达 14.03%、22.10%、15.41%。2021 年 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 2025 年初步形成衔接产地销地、覆盖城市乡村及联通国内国际的冷链物流网络,将进一步扩大预制菜的销售半径,加速产品在新市场下沉渗透,助力预制菜行业快速增长。 受益于预制菜口味标准化,制作简易,能够有效解决餐饮业的人力成本高企、出餐速度较慢的痛点,在餐饮连锁化率提升、团餐行业增长与外卖发展共同推动下,促进预制菜行业新发展开云手机版APP。 预制菜有效降低餐饮业运营成本,与连锁餐饮业协同发展。当前人力和房租成本占比较高且增长幅度大,随着经济发展及通货膨胀,未来房租和人工成本或将持续增加,倒逼餐饮企业优化餐饮供应链。根据《2023 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数据,2022 年餐饮人力和房租成本共占营收的 33.3%,人力和房租成本分别同比增长 4.8%和 3.6%。餐饮企业通过使用预制菜能减少对于大厨的依赖和缩减后厨面积,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根据《2022 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引入预制菜的餐厅成本可以节约达 8 个点,其中人力成本节约 6pct。 餐饮连锁化率持续提升,预制菜应用发展前景可观。连锁餐饮企业在快速拓店的过程中,要保证餐品品质一致以及注重出餐速度,预制菜的特征能够完美适配。基于各连锁餐饮企业具有差异化的需求,预计方便厨师二次处理的即烹和减免预加工时间净菜发展较好。连锁化经营是餐饮品牌发展的必经之路开云手机版APP,根据美团数据,2022 年我国餐饮市场连锁化率相比 2018年提升 7pct 至 19%,当前中国餐饮连锁化率仍远低于美国餐饮连锁化率的 54%,随着餐饮连锁化率不断提升,将助推即烹和即配发展,预制菜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团餐快速渗透,助力预制菜行业规模稳健增长。团餐主要服务于校园、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大型团体,具有采购计划性强,采购量大,供餐时段集中的特点,因此对预制菜中的即烹食品需求较大。近些年团餐市场稳步增长,在餐饮业中占比不断提升,助推预制菜行业发展,2017-2022 年团餐行业规模 CAGR 为 10.72%,2022 年团餐占餐饮业比例较 2017 年提升 15.05pct 至 45.10%,同步带动预制菜的消费量增加。 外卖渗透率持续上升,促进预制菜(即热类)新发展。外卖场景侧重于出餐速度和操作简便度两方面,因此催生出即热食品的料理包。使用料理包后,餐品制作时长可缩短 12 分钟,顾客等待时长减少至 28 分钟。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2022 年在线%。随着外卖渗透率持续提速及外卖企业新增注册量增加,预制菜的降本增效的作用和其不可替代性更加明显,促进预制菜行业的良性发展,为预制菜行业的增长奠定基础。 家庭结构及生活节奏改变增加对于预制菜的需求,性价比提升助力打开 C 端市场。近些年,我国家庭人数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10-2020 年我国户均人数从 3.10 人下降至 2.62人。同时,因生活压力持续提升,人均每周工作时长不断增加,2022 年较 2018 年大约上升2.5 个小时至 48.55 小时,对烹饪时间在 5-10 分钟内,且比外卖的料理包(低端预制菜)更健康的预制菜需要较大。当前 C 端预制菜仍处于早期,逐步向好吃又不贵(如降低物流成本等)转型发展,未来 C 端预制菜性价比的提升,将有望加速 C 端的渗透。 2017 年以前,预制菜相关政策主要以大食品工业链为主,针对预制菜的相对较少。直到 2022 年 3 月,首个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出台,《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随后各地政府紧跟出台预制菜支持政策;2022 年 6 月,中国烹饪协会发布《预制菜团体标准》,明确预制菜定义;2023 年 2 月,预制菜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是产业走向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信号。2024 年 1 月 22 日,国标报送稿出炉,预计最快半年内有结果,规定禁止添加防腐剂,并要求产品必须冷链运输,将大幅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优先实现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企业将充分受益。 预制菜工业化趋势明显,头部企业优先获益。一方面,预制菜本质为速冻“食材+复合调味料”,行业前期进入门槛较低,竞争格局相对分散,供给端不具备定价能力,企业利润主要以成本控制为主。另一方面,相较于传统速冻食品,预制菜受制于加工复杂度更高、标准化较低等缺点,对口味复原、保鲜度、冷链存储及运输要求较高,全国化制造壁垒较高、沉没成本较大,“小”“微”企业难以长期立足;因此,具备资源、成本及客户优势头部企业有望在存量及增量的市场中优先受益。 中游预制菜生产企业充分受益行业成长。预制菜产业链上游为农、牧、渔业,提供原材料及进行初级加工;中游为预制菜生产企业,对上游原材料进行深加工;下游渠道分为 BC两端,B 端分为团餐、大 B 餐饮、中小 B 餐饮和外卖,C 端包括线下(商超、便利店、农贸市场)、线上(新零售与电商)。受益于预制菜下游需求旺盛,但销售渠道极度分散,对供应链的要求较高,小规模企业短期内难以快速响应下游的实时及庞大的需求,因此,已搭建好高效供应链体系的中游预制菜企业将优先受益行业成长。 规模效应逐步显现,未来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由于我国各地区居民的饮食习惯、口味不同,及考虑到预制菜新鲜度要求和物流成本,预制菜企业的配送半径有限,预制菜玩家呈现区域化分布,竞争格局高度分散。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2020 年 CR10 为 13.6%,对比日本预制菜企业市占率,我国预制菜企业发展潜力较大,根据中物联食材供应链分会数据,日本预制菜行业 CR5 达 64.04%。目前行业仍处于错位竞争阶段,玩家类型较多,主流玩家分为上游原料企业、速冻食品企业、专业预制菜企业、餐饮企业、平台型企业五大类。 我们认为,随着市场转换为正面竞争,市场需求将逐步导向具备规模效应(成本优势、物流优势等)的企业,将持续压缩小规模企业的生存空间,行业集中度将有望不断提升。 B 端客户在采购预制菜的过程中饮食,主要看重产品品质与成本,在当前预制菜尚未形成知名品牌的背景下,客户议价能力更强。因此,预制菜生产企业的竞争与利润的提升主要表现为规模效应。具体路径为 1)产品起量,通过提升产能利用率实现规模效应;2)全国布局产能,降低物流成本;3)优化原材料采购。 1)短期看起量,产品打造为前提,渠道建设为关键。当前预制菜行业以中小规模企业为主,平均规模为 1500 万左右,主要龙头规模在 10-20 亿元。产品未起量时,前期沉没成本较高,当前大部分预制菜企业的利润无法支撑产能建设。以洪湖安井预制菜肴生产项目为例,总投资 10.35 亿元,其中固定资产 5.67 亿元,假设工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为 20 年和10 年,净残值为 0,每年折旧摊销 8000 万元。而产品打造为起量的前提,渠道建设为关键。 安井食品菜肴产品储备丰富的情况下,安井小厨成立的第一年依托原有经销商的渠道实现快速起量,快速完成从 0-1 阶段,营收突破 2 亿元。 2)中期比产能布局,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竞争力强。为确保预制菜的新鲜度与品质,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中都要求在低温环境中完成。冷链运费的计价因素包括距离、重量与车型;当前冷链运输的实惠半径为 500-600 公里,超过该范围后,需要更换大车运输且运费显著提升。因此,随着预制菜生产企业的发展,需逐步在全国重要的销售区域就地设厂,扩大销售半径。而凭借资源禀赋优先完成全国生产基地布局的企业,竞争优势明显,当前的销售半径较区域玩家更大,物流成本更低,并且对目标市场的反应速度更快。 3)长期比成本优势。根据味知香数据,原材料占预制菜总成本的 9 成,因此上游原材料供应量的波动会明显影响预制菜的产能和价格。2021 年,安井食品收购新宏业和新柳伍之后,安井食品对鱼糜供应的掌控力进一步加强,控制了全国 2/3 的淡水鱼糜,成本优势明显,在近两年中国鱼糜批发价持续上行的背景下,安井食品鱼糜采购成本逐年下降。随着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后期规模化生产及新产品市场拓展将以比拼成本为主,产能规模效应与供应链协同的战略铸造头部企业在预制菜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大 B 端进入壁垒高,打入供应链后构筑较深的护城河。大 B 端包括高端酒店和大型连锁餐饮,对预制菜的需求量较大,主要看重供应商综合服务能力,即产品关注定制、高质、安全,并且合作中,要求快速响应、密切配合。基于大 B 定制生产谨慎、签约流程较长,合作壁垒高,前期从边缘品类做起到成为核心供应商通常需要数年,护城河较深,因此供应商常年稳定,新入局者较难打破现有格局。预制菜厂商进入大 B 端供应链后,合作后通常能够快速起量,主要是依托单个大 B 客户起量后,由此佐证厂商的产品力及供应能力,并以此为背书,以点到面切入其他客户,横向铺量,实现稳定增长。以三全切入百胜供应链为例,公司产品体量由 2022 年的 2-3 千万,提升至 2023 年近 4 千万的规模体量,供应量接近翻一番。 中小 B 端增速快,市场空间广阔,主流玩家必争之地。中小 B 为连锁门店在 100 家及以下的企业,包括分散的中小餐饮企业、地方区域性连锁餐饮以及乡厨宴席,2023H1 中国餐饮非连锁品牌数比重为 97.82%,中小 B 占据绝对主导。根据 2023 年中国餐饮供应链白皮书数据,2022 年门店数为 11-100 家和 3-10 家的餐饮店分别同比增长 15%和 40%,而其他规模餐饮门店多数呈现出收缩趋势。该渠道的订单特点为小批量、多批次,采购较灵活,主要为标准化产品,注重产品性价比,因此渠道粘性较一般。但同时,更易于预制菜企业切入和起量,开拓的关键在于经销商拓展、维护客户以及在当地形成良好口碑。 团餐切入门槛高,以产品拓团餐公司数量为发展路径。团餐渠道较为封闭,进入门槛较高,切入途径有两种:1)为团餐公司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适配产品(质价比高/解决现有产品痛点);2)直接供应给企事业单位,但需要通过竞标或者依靠人脉获得专营权,其中团餐公司采购路径更优。团餐渠道切入成功后产品需求稳定性较强,但受限于团餐企业规模普遍不大(81%为 5 亿以下),以及采购品类分散,单个团餐公司采购规模不大,横向开拓团餐公司数量为主要提升规模路径,而具备规模效益的预制菜企业具备天然的供应优势。 整体来看,当前 B 端需求体量较大和稳定性较强,重点关注。一方面,预制菜充分满足大 B 和团餐需求,其中大 B 替换核心供应商成本大,若形成稳定合作,护城河较深;团餐供餐时段集中,对于预制菜需求稳定。另一方面,中小 B 餐饮开店率与闭店率均较高,根据2023 年中国餐饮供应链白皮书数据,2022 年餐饮开店率、闭店率分别为 28.2%和 32.2%,预制菜有效降低餐饮成本,提高餐饮门店存续周期。 (特别说明:本文来源于公开资料,摘录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请参阅报告原文。) 电商行业 跨境电商 生鲜电商 农村电商 内容电商 社交电商 二手电商 O2O 团购 社区团长 服装行业 儿童服装 纺织服装 服装定制 女装 男装 羽绒服 休闲服饰 快时尚 时尚产业 她经济 女性群体 消费者趋势 网购 直播行业 抖音 快手 快递行业 食品行业 餐饮 茶饮 新茶饮 饮料 咖啡 预制菜 团餐 休闲食品 卤制品 轻食代餐 方便食品 速冻食品 进口食品 有机食品 珠宝首饰 黄金行业 钻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开云手机版APP开云手机版APP开云手机版APP开云手机版APP